
正月28,是淨明派、閭山派祖師之一的許遜(感天大帝)聖誕,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!
-
生平
◦許遜,字敬之,是晉代著名的道士。
◦於東吳赤烏二年(公元239年)出生在南昌縣長定鄉益塘坡。
◦於東晉寧康二年(374年10月6日)仙逝,享嵩壽136歲。
◦許遜的祖籍是河南汝南郡。
◦曾於太康元年(280年)在晉朝擔任旌陽縣令。
◦元康元年(291年),因八王之亂,許遜棄官隱退到江西西山定居。
◦大興元年(318年),許遜已80歲高齡,當時江西、湖南等地洪水氾濫,他關心人民疾苦,考察農業生產、考察水源,組織百姓興修堤壩,總結推廣治水經驗,減輕了鄱陽湖周圍各縣的水患。
◦寧康二年八月十五日(374年10月6日),許遜仙逝。
◦許遜被視為江西的鄉土神、水神。
◦在道教中,許遜被淨明道、閭山派等教派尊奉為祖師,也被尊稱為許真君、許天師、慈濟真君、旌陽祖師、感天大帝等。後來道教將其與張道陵、薩守堅、葛玄共為四大天師。在台灣流行的閭山派道教,也奉許遜為始祖,尊之為「閭山教主許真君」。傳說中,閩東一帶的女神,閭山道教三奶派的宗師「臨水夫人」與法主派的宗師「法主真君」,就是在閩江底的神秘世界閭山,拜許遜為師的。
-
信仰
◦許遜信仰唐朝時開始興起,在宋朝被朝廷所倡導。
◦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(1010年),將西山游帷觀升格為玉隆宮。
◦宋徽宗時上尊號為“神功妙濟真君”。
◦江西南昌民眾及許姓人士,常視許遜為保護神。
-
事蹟
◦許遜聽訟必先教以忠孝慈仁忍慎勤儉,近賢遠奸,去貪戢暴。
◦許遜在旌陽時,遇到饑荒,便以靈丹點瓦礫為金,救濟百姓。
◦許遜以所授神方拯治疾病,符咒所及,登時而愈。
◦許遜不僅為豫章治水,還到湖南、湖北、福建等地消除水患,贏得人民的廣泛尊崇。
◦他被認為是能制伏蛟龍的神人,時人稱他為許九郎、許旌陽。
-
拔宅飛升
◦東晉寧康二年,許遜一百三十六歲。八月初一有雲仗自天而下,玉真上公崔子文和元真太卿瑕丘仲二仙乘輦降於真君之庭,奉玉皇命授許遜為九州都仙太史兼高明大使。
◦同年八月望日至於日中,許遜拔宅飛升。
◦許遜升遐之日,四鄉百姓聚會於觀,設黃籙大齋。
-
淨明忠孝道
◦東晉元帝大興四年(321),許遜隱居南昌南郊梅仙祠舊址,創辦道院,名太極觀,額曰“淨明真境”,立淨明道派,其宗旨為“淨明忠孝”。
◦淨明忠孝道歷史上影響比較大的有三個時期,即唐朝初年胡慧超真人和萬振天師的扶教、宋朝何真公祖師廣度弟子、元朝劉玉真祖師的振興等,其立教宗旨皆不離忠孝。
-
西山十二真君
◦許遜教團骨幹成員有十二人,稱西山十二真君,即許遜、吳猛、時荷、甘戰、周廣、陳勳、曾亨、盱烈、施岑、彭抗、黃仁覽、鍾離嘉。
-
主要廟宇
◦江西西山萬壽宮、南昌萬壽宮。
◦台灣桃園大園仁壽宮。
◦馬來西亞檳城感天宮。